昨天晚上宏碁公佈第三季財報,大虧一百三十一億,董事長也因此宣佈辭職(新聞見此)
真是個令人不勝唏噓的新聞,Acer曾經是台灣科技業引以為傲的品牌,在跌入谷底之後卻始終無法反彈,如今有點窮途末路的味道。
不只是Acer,在2008金融海嘯之後,我們的科技業沒有站起來,反而逐漸凋零,似乎我們的競爭力真的不勘一擊~
好久以前,政府大力扶植所謂的「高科技產業」,給予租稅、員工分紅等等有利的條件,五六年前政府又因為公平正義的原則,把這些東西給收了回去,正如同巴菲特所言:「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我想說的是,其實台灣的科技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厲害,科技業只是在產業起來的階段搭上順風車並且剛好得到政府的幫助才得以發跡。以DRAM產業為例,當初所有的技術都是靠國外授權,講白ㄧ點,我們其實就只是個工廠,當需求來的時候,當下可以賺取到利益,但是往往都是「一代拳手」(因為拳王是國外的企業,我們僅能說是拳手),一但需求沒那麼強勁,能夠活下去的機會似乎就很渺茫了~
但,當初的媒體怎麼告訴這些產業之外的門外漢們呢?
「科技新貴」好棒,在竹科幹個十幾年就可以退休,似乎當初在學的學生不努力擠進去科技業的都是不智之舉。結果,當許多優秀的學生們大都花了六年時間在相關科系的訓練之後,這個夢很快就破碎了!「科技心碎」取代了「科技新貴」,而早幾年在這個產業裡打拼的菁英份子,也因為做ㄧ樣累的工作,年收入卻只有以前的一半而選擇「不如歸去」。
真正負責公司決策的高層們,是不是該對台灣科技業的衰敗負些責任呢?
當運氣好站在產業的成長期時,就自稱「教父」,給不起錢又要員工爆肝,新鮮人不願意爆肝時又稱員工是「草莓族」。這些人說穿了也就是一句話:「自我感覺良好」,自古以來,世界的發展就是「利之所趨」。如果當初種田都比科技業好,我才不相信他們會全力投入科技業。一味地剝奪年輕人的未來,很可能會換來社會的動蕩不安,當利益分配不均的時候,甚至還會發生戰爭呢。這道理,歷史屢見不鮮,不過貪婪的人永遠都不會懂。
寫到這裡,我要說明一下,這篇文章不是要寫給政府、也不是要寫給科技業的高層,而是要寫給年輕人看的。
如同「看見台灣」裡面的台詞:很多人遇到困難都怨天、怨地、怨政府。其實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去思考,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困」在象牙塔的自己得到一條出路。
十年前,有誰想到四大慘業會這麼慘,三年前,有誰會想到當初三千金的其中兩家的股價都只剩一百多?
再過十年之後,活下來的公司會有幾間,我不知道。我們可以選擇假裝看不見,繼續好好上班,希望十年後科技業可以再度站起來,或者是不斷地思索其他解決之道。
"We cannot change the card we dealt, just how we play the hand." by Randy Pausch.
我們無法改變位高權重那些人的腦袋,我們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尋找新的出路。
P.S. 希望台灣科技業殞落的這一天永遠別來,天佑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